鸬鹚捕鱼后为何需要晾晒翅膀?身上没有防水油,进化有缺陷?

鸬鹚捕鱼后为何需要晾晒翅膀?身上没有防水油,进化有缺陷?

在墨尔本的湿地公园里闲逛,经常看到身披黑羽毛、弯着长脖子的鸟儿站在浅滩边,伸展开双翅,良久,一动不动。这些是正在晾晒翅膀的鸬鹚。

鸬鹚也叫鱼鹰,关于它们我们最熟悉的画面大概要算桂林漓江上的竹筏与鱼鹰。宁静的江面上一叶竹排,悠然的渔父头戴斗笠,手持竹篙,几只鱼鹰立在船头。好一幅山水如画,人在画中的美景。

这次在澳大利亚遇到的这只学名叫小黑鸬鹚,是澳洲的两种黑色的鸬鹚中体型较小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及太平洋海域诸岛屿。栖息于宽阔的水域,如池塘、湖泊等。善于游泳和潜水,巧于捕鱼为食。

小黑鸬鹚通体黑色,肩部和翅膀在阳光下呈现出青铜色的光泽。眼睛是祖母绿的翠色,脸上延伸出细长的钩状鸟喙,非常适合捉鱼。

我是在一片小型湿地发现它的,在水里灵活地游动,偶尔冒出头来换气,又马上潜下去。在岸上观察的我举着相机一直难以对到焦。

直到我转回程又路过池塘的时候,才发现它上岸了!就站在泥滩上,大张着翅膀,在晾干自己的羽毛。

展开全文

身为水鸟,鸬鹚羽毛难道不防水吗?

我忽然疑惑,鸬鹚为何在潜水捕鱼之后需要晾晒翅膀呢?

确实,大部分是水鸟,包括雁鸭的两颊上都有油脂腺,会分泌出一种防水的油,鸭子边梳理羽毛就边把防水油涂在了羽毛上,形成大鹅一样“白毛浮绿水”的效果。

这只鸬鹚旁边不远处的栗身材鸭就在认真地给自己梳毛。

但鸬鹚是没有油腺的,那就没办法给自己做防水外套,因此它们潜完水以后羽毛会湿透。自然界最好是风干方式就是晒太阳。

有的观点认为,鸬鹚没有油脂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潜水。防水层虽好,却会在水下阻碍前进速度,错失猎物。羽毛沾水就湿的好处就是可以贴在身体上,减少阻力。

相反地,鸭子进化出防水羽毛,就只能把头闷进水里找食物,屁股还露在水面,没办法完全潜水。

鸭子获得了防水层,却失去了灵活潜水的机会;鸬鹚选择了适应潜水,就要经常上岸来晒翅膀。

这就是自然法则下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IMEI码是什么意思?手机IMEI码查询方法详解
bat365在线平台

IMEI码是什么意思?手机IMEI码查询方法详解

📅 07-13 👁️ 4206
忮刻的解释
365bet亚洲投注网址

忮刻的解释

📅 08-02 👁️ 8775
Philips(飞利浦)多屏互动电视报价
365bet取款

Philips(飞利浦)多屏互动电视报价

📅 08-05 👁️ 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