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1冷、微寒。如:「涼水」、「涼風」。《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2冷清、不熱鬧。如:「荒涼」。《金史·卷八八·列傳·移剌道》:「咸平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
3惆悵、悲苦。如:「淒涼」。南朝梁·江淹〈別賦〉:「巡曾楹而空揜,撫錦幕而虛涼。」
4淡薄、不善。如:「世態炎涼」。《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
〈動〉
1失望、灰心。《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登時倒抽了一口氣,涼了半截。」
〈名〉
1感冒、風寒。如:「受涼」。《紅樓夢》第一○九回:「就怕他也像晴雯著了涼。」
2朝代名。東晉十六國中,先後據有今大陸地區甘肅之地者,國號皆稱為「涼」,有前涼、後涼等。
3姓。如三國時魏國有涼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