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太后

积善太后

哀帝奉何后旨,因兩司綱運未到,令從內庫取銀二千一百七十二兩救濟現任文武常參官員,委御史台按品秩分發。[31][32]

九月,哀帝依中書門下所奏正式尊何皇后為皇太后。[15]十一月,太常禮院所奏請於十二月內冊太后,哀帝詔稱奉太后旨,認為吉凶之事難以並行,須待昭宗山陵事畢。[33]二年(905年)正月,哀帝詔稱將在山陵發引日隨何太后親至陵所。[34]二月,哀帝、何太后在時已改封濮王的李𥙿以下隨從下於長樂門外祭昭宗完畢回宮。[31]當月,朱全忠即令蔣玄暉邀李𥙿等哀帝兄弟九人赴宴。在朱全忠命令下,蔣玄暉縊殺九人。[1]

四月,詔稱奉太后旨,因皇太后宮未完,夏日不宜過於勞動工人,預定當月的皇太后冊禮改期。[35]五月,有司奏稱皇太后宮已修好,中書省奏稱以積善命名,[36]哀帝從之。故何太后又稱積善太后。[37]七月,柳璨、禮部尚書蘇循充皇太后冊禮使,在積善宮行禮完畢,哀帝乘輦赴太后宮稱賀。太常禮院奏:「每月朔望,皇帝赴積善宮問起居,文武百官於宮門問起居。」哀帝從之。[31]

十二月,朱全忠想篡位,打算先受九錫再受禪,讓蔣玄暉和柳璨謀劃。蔣玄暉與太常卿張廷範認為天下未平,不應操之過急。朱全忠不高興。而何太后又派宮人阿秋、阿虔與蔣玄暉通信,叩頭哭求一旦改朝換代,放過自己母子。宣徽副使王殷、趙殷衡素與蔣、張不和,便趁機誣陷蔣玄暉、張廷範、柳璨在積善宮夜宴,刻了石像埋在積善宮,對何太后焚香為誓密謀恢復唐室,所以不願朱全忠受九錫。朱全忠大怒,即日遣使去洛陽誅殺蔣玄暉,以王殷代,以趙殷衡權判宣徽院事,又罷樞密院及宣徽南院使,以王、趙為正副宣徽使。王、趙又誣稱蔣玄暉私通何太后,以阿秋、阿虔傳信。朱全忠又密令王、趙於積善宮縊殺何太后,[15]於殿前撲殺阿秋、阿虔。百官奉慰後,朱全忠又迫哀帝下詔稱何太后之死系因私通蔣玄暉穢亂宮闈而自殺謝罪,遣黃門收所上皇太后寶冊,追廢為庶人,差官告宗廟。[38]朝廷以皇太后喪廢朝三日,[39]哀帝並下詔以太后喪及宮闈醜聞為由廢新年郊禮,[40][41]並廢積善宮。朱全忠並貶殺張廷範、柳璨。[1][18][42][43]《舊唐書·哀帝紀》引史臣語稱朱全忠「立嗣君於南面,斃母后於中闈」。[31]

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鑑》時認為李裕等已經被殺,以何太后之「多智」,應該知道自己母子不可能保全;哀帝一方面仿照晉惠帝做出廢母后為庶人(且楊芷並非惠帝生母)的滅天性之舉,一方面又廢朝三日,既不是喪母之禮,也不足以表現喪母的哀傷,唐朝的臣子已經不是唐朝的臣子了。

四年(907年),朱全忠迫哀帝禪位,建立後梁,不久殺哀帝。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橫海節度使盧質建議立廟追諡哀帝,諡昭宣光烈孝皇帝,廟號景宗。天成四年(929年)八月,議者以為哀帝為賊臣所立,父母昭宗、何皇后皆為後梁所弒而亡國,諡號「昭宣光烈」不宜,大臣們也因此奏去哀帝廟號。[44]長興四年(933年)四月,後唐明宗追冊何皇后為宣穆皇后,祔饗太廟,百官進名奉慰,廢朝三日。[45]

相关推荐

典故“鸿雁”鉴赏和评析
bat365在线平台

典故“鸿雁”鉴赏和评析

📅 07-16 👁️ 753
打听一下大家9100如何截屏?有人知晓的吗
bat365在线平台

打听一下大家9100如何截屏?有人知晓的吗

📅 06-28 👁️ 2054
IMEI码是什么意思?手机IMEI码查询方法详解
bat365在线平台

IMEI码是什么意思?手机IMEI码查询方法详解

📅 07-13 👁️ 4206